详情
三农B2B网 40天长到5斤、高密度养殖、照明日夜不休不眠……这种被业内人士称为“快大型鸡”的白羽鸡,被媒体起了一个生动的名字——“速生鸡”。经央视曝光后,不少市民“谈鸡色变”。但记者昨日随机采访多位市民发现,不少人并不清楚白羽鸡是什么品种,在哪里卖。白羽鸡究竟在武汉市场占有多大份额?我们餐桌上的鸡肉,主要是什么品种?昨日,记者展开了调查。
昨日,南湖红旗村红旗生禽批发市场内的一个摊点专卖广西黑鸡。实习记者 徐楚云 摄
“口感不如土鸡,被淘汰了”
下午两点,虽不是销售高峰,南湖红旗的家禽批发中心内,依然可见大量在笼中待售的鸡。记者观察一圈,并没有发现白羽鸡。该市场一位易姓负责人介绍,最早把白羽鸡引进湖北市场的,是正大集团。“好几年前,我们也卖过白羽鸡,当时的白羽鸡,还不像现在这样全封闭式高密度养殖,所以抵抗能力也没这么弱。”
但是,武汉市民对这种鸡并不买账。“口感不好,不如土鸡,慢慢被淘汰了,我们好几年都不做了。”该负责人介绍,该市场有桂花土鸡、荆楚黑凤等9个品种,其中,卖得最好的鸡,是批发价在9-10元/斤的笼养土杂鸡,和16元/斤的散养土鸡,这两种鸡的生长周期都在100天以上,重量在3斤左右。
在广埠屯菜场、关山菜场、街道口菜场等多家菜场,有三黄鸡、广西黑、土麻鸡、淘汰蛋鸡等多个品种,但均未发现白羽鸡。易先生介绍,按照央视曝光的那种方式养出来的鸡,在现在这种温度下,放不到2个小时就会死掉,根本没法卖。但他也透露,和红旗家禽一样规模的批发中心,武汉有4个。“还有极少白羽鸡活鸡在销售,但养殖方式不一样。”
记者了解到,速生鸡未流向普通农贸市场还有一个原因,广埠屯菜场的一位鸡贩介绍,其它品种的鸡一般都会活蹦乱跳,但白羽鸡从小被关着限制运动,几乎连路都走不动。
出栏直接进宰场
不过,虽然在活鸡市场不受欢迎,但在冻品市场,白羽鸡的市场却越做越大。业内人士黄裕中透露,白羽鸡因对环境要求很高,一般出栏后直接进宰场,分割好后作为冻肉销售。“在超市看到的鸡翅、鸡腿等分割鸡肉,一般都是白羽鸡。”另外,熟食店、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也基本用的这种鸡肉,速生鸡更适用于油炸、烧烤、煎炒等烹饪方法。
江夏养殖户让鸡自由活动;业内人士称——
“湖北鸡基本不笼养”
武汉市民常吃的活鸡是怎么养出来的?昨日,在江夏一养殖基地,记者看到,1500余平方米的鸡舍,养了一万来只鸡。鸡舍并没有笼子,鸡可以自由活动。记者一走近,这些鸡吓得四处飞散。在鸡舍旁边,还有数百平方米的“活动区”,养殖场老板介绍,天气好的时候,会把这些鸡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经常活动的鸡,体格健壮一些,毛色也好看些。”老板熊先生说。
养了五六年鸡的熊先生介绍,他养的广西黑鸡,要长100天才能出栏,母鸡在3斤左右,公鸡在3.2斤左右。“央视报道说白羽鸡一只要花两块多的药费,我的鸡平均一只的药费在6毛钱左右,其中有3毛是用于买疫苗。”
另一位业内人士表示,湖北鸡基本不笼养,“笼养鸡可以提高养殖密度,提高鸡舍利用率,商品化程度比较高的山东,笼养的鸡比较多。”
现状 :“速生鸡”投资大 武汉周边几乎没有
白羽鸡不是一般养殖户能养的。业内人士黄裕中(化名)透露,建一个高标准管理的白羽鸡万只鸡舍,包括人力等各种成本在内,要投资40万元,所以养殖户一般是颇具规模的企业。省内养殖白羽鸡的龙头企业包括随州同心农业、襄阳襄大集团、雨润等,集中在随州、襄阳等地,武汉周边几乎没有。
为何资本更青睐白羽鸡?黄裕中解释,白羽鸡出栏时间短,资本周转快,“比方说,同样是10万块钱,白羽鸡可以周转6次,一次赚一万的话,一年赚6万;而如果是土麻鸡,一年仅周转两次,哪怕一次赚2万,一年也只有4万。”另外,白羽鸡多销售给大型加工企业,销售也比普通的鸡快很多。换句话说,白羽鸡更适合工厂化、标准化运作。
影响:行业震动鸡苗价大跌三成
孝昌某白羽鸡养殖户,这两天焦虑难安。他上周刚购进了一万多只白羽鸡苗种,当时市价是3元/只,短短一周内就下跌到2元/只,大跌三成,“转眼就亏了一万多块钱。”
他告诉记者,看现在这行情,担心等鸡养大,连卖都卖不出去,到时亏的就不是几万块了。“砸在手里,丢也不是,养也不是。”省内部分地区的白羽鸡,已经从前几天的4.7元/斤跌到3.7元/斤。“我们这还算好的,山东肯定掉得更厉害。预计还会继续下跌。”上述养殖户介绍,白羽鸡本来就利薄,一只鸡只能赚一块多。
不仅是白羽鸡,整个养鸡行业都受到影响。昨日,位于江夏的武汉温氏畜禽有限公司肉鸡销售部一位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销售的主要是广西黑鸡、乌鸡等品种,进入年底旺季,本应是销售高峰,销售量却从前几天的3万只/天,骤然下降到1万只/天。
声音:白羽鸡“无罪”部分从业者滥施药物
“速生”是否意味着有害?养殖白羽鸡为何大量用药?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业内人士和相关专家。
“脆弱”白羽鸡考验企业管理
养殖行业流传一个故事:某天一个结婚队伍敲锣打鼓地经过一白羽鸡养殖场,第二天鸡场主发现白羽鸡死了一大片。为啥?被噪音吓死的。
白羽鸡确实非常“脆弱”。业内人士黄裕中透露,养殖白羽鸡,对管理水平要求极高。需要控制的,包括光线温度、温度变化幅度、噪音、养殖密度,空气中氨气、二氧化碳浓度,以及空气和饮水中的细菌个数……
精密管理,是让白羽鸡避免用药,健康长大。“快速地超负荷生长,会让白羽鸡的抗病能力很弱。”黄裕中说。
或将加速行业规范化
昨日,武汉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总畜牧师高其双介绍,“白羽鸡是科技进步的结果,长得快、高密度养殖,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对人体有害。”他表示,白羽鸡生长仅需45天并不稀奇,在欧美也差不多是这个速度。“长得快,是因其遗传基因,料肉比转换率高。”
高其双坦言,因身体脆弱,白羽鸡的用药量,要高于其它品种的鸡。但只要按照规定用药,不用违禁药,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这种鸡对人体有害;但无疑,这样的生长方式,伤害了白羽鸡理应享有的“动物福利”。
高其双说,白羽鸡的问题,在于从业者滥施药物。黄裕中则表示,监管不到位,给了不法企业可乘之机。
另一位业内人士称,此番“磨难”,对白羽鸡养殖行业是福也是祸,“或许,这次将淘汰很多小的、管理能力差的企业,加快这个行业规范化、集约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