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众所周知,春节前夕,国内市场鸡蛋价格持续高涨,肉鸡行情却低迷不振;而春节过后,蛋价迅速回落,肉鸡行情却在短时间冲高以后迅速下滑。虽有跟前期的速成鸡事件有一定关系,但真正的原因另许多业内人士都琢磨不清。笔者今天就年前年后家禽行业“冰火两重天”的现状,做一些粗浅分析,仅供参考。
蛋价需“蛋定”
就节前蛋价大幅上涨,笔者分析了以下主要原因是:一、养殖成本增加,特别是玉米、豆粕、鱼粉等饲料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二、去冬不少地方鸡病高发,鸡产蛋率降低,供应不足;三、受1月份我国大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的影响,运输不畅;四、年前大宗购买增加,市民集中消费需求释放,从而拉动鸡蛋价格进一步上涨。
然而节后,随着天气好转,产地鸡蛋供货充足,加之春节后消费下降,蛋价迅速下跌,从而使节前节后市场价格出现较大的反差。
由于目前供大于求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扭转,蛋价上升乏力且稳定性较差,预计上半年鸡蛋行情将处于持续低迷状态;鉴于当前养殖成本显著增加,蛋价再大幅下降的空间也有限,预测后市仍以弱势震荡为主,不会出现大幅上涨的局面。
对于养殖户来说,笔者认为不要因为行情低迷就盲目减少蛋鸡的饲养量,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产蛋率。
走科学养殖路线
再观肉鸡价格方面,笔者分析认为,去年肉鸡行情不振是供求关系所致。去年春季,在肉鸡价格一时冲高情况下,养殖户补栏积极性高涨,造成存栏增加,使本应六七月份出栏淡季出栏不减,放低了价格;进入秋季后,受国际市场订单减少影响,出口不畅;而国内市场猪肉并未按照往常行情如期反弹,相反再度回落,较低廉的猪肉无疑也抢占了鸡肉的一部分消费份额。
[page]
长期以来,肉鸡生产被视为“短平快”的项目,由于养殖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差,农民养殖一直受市场左右,收益不稳定。同时,目前我国养鸡业散养居多,养殖户很难准确预测市场变化,价格高时一哄而上,价格低时一哄而散,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在此,笔者提醒广大养殖户,要真正走出“速成鸡”阴影,还需在科学养殖上下功夫。因散户养殖在防疫、卫生、饲料方面做不到标准化,给疫病防控和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有关部门应制定扶持蛋鸡、肉鸡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
携手抱团渡低谷
从猪到鸡鸭鸽,整个畜牧业一片萧条,与之相关的兽药、饲料、机械等行业也是如此。大家普遍认为,白羽肉鸡的生产成本在4.3元左右,鸡蛋的生产成本在3.7元左右,就目前的行情来说已至谷底。
从行业发展周期看,低潮已经到来并在持续低迷中,行业发展的高潮期在不久的未来将很快到来;我们行业众同仁应携手并肩、抱团取暖渡过寒冬,共同期待行业的繁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