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山东胶州:沙科星大棚育出“致富鸭”-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山东胶州:沙科星大棚育出“致富鸭”

山东胶州:沙科星大棚育出“致富鸭”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2:08  点击:13

详情


    中国三农B2B网讯  提起大棚,人们自然会想起大棚蔬菜,可在胶州市李哥庄镇前石龙村河滩上,走进塑料大棚,迎接客人的是却是一群呱呱叫的鸭子。鸭群的主人是前石龙村农民沙科星,如今他麾下共有2.3万只蛋鸭,每天产鸭蛋2600斤,每天利润2000多元,是山东半岛最大的蛋鸭养殖户,鸭蛋几乎垄断了青岛和烟台市场。

  在前石龙村的东南方向有条荒废了的河道,河道荒滩上就是沙科星的养鸭场。1997年沙科星开始在荒滩养鸭,从100只开始养起,400只、1200只、5000只、10000只……直到两万多只。“半岛地区的鸭蛋供应价格我说了算。”这个戴着眼镜的青年农民慢悠悠地说。

  “鸭蛋供应价格我说了算”不是意味着沙科星可以漫天要价,而是他的鸭蛋供应量影响着市场价格。他鸭场的蛋供应量减少,市场上蛋的价格就会上扬,反之价格会下行。

  因饮食习惯不同,在山东地区鸭蛋主要用于腌制,与鸡蛋相比消费量较低。但近年来消费量也不断扩大,但成规模的养鸭场却很少,沙科星刚刚扩建了养殖大棚,计划今年再新上1万只蛋鸭。

  大棚养殖鸭子,受季节天气影响小,产蛋率高。但有养殖经验的人都知道,相对于养鸡,鸭子不好侍弄,规模养殖需要技术,否则一遇上鸭瘟就会“绝窝子”。为掌握过硬的鸭子养殖技术,沙科星从1997年开始养殖100只鸭子那时起,就悉心钻研。他买回成套的养鸭技术资料进行学习,还亲自跑到江苏、浙江农科园请教专家,经过十几年的摸爬滚打,他掌握了养鸭技术,并摸索出一套精细化饲养法和鸭病防治技术。

  即使如此,沙科星也丝毫不敢大意。现在每天他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蹲在七八个大棚里仔细查看鸭子粪便和进食情况。“鸭子在大棚里来回走动,哪只生病了不易判断,往往等到发现时病鸭就满棚了。”沙科星说“这群宝贝得小心‘伺候’着。”

  如今,沙科星不再满足于养鸭规模的扩大,他按照生态循环模式,科学立体种养,发展循环经济:大棚养鸭,水中养鱼,岸上种地;鸭粪喂鱼,河泥肥田,种粮喂鸭,环环相扣,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一片“荒滩野水”变成了“金滩银水”。他还打算注册自己的品牌,进军鸭蛋加工业。沙科星带领着他的两万多只鸭在致富路上越走越欢。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