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中科院:H7N9对人类致病是极小概率随机事件-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中科院:H7N9对人类致病是极小概率随机事件

中科院:H7N9对人类致病是极小概率随机事件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1:53  点击:16

详情

  三农B2B网讯  据新华社电中国科学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近日对H7N9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溯源研究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而病毒自身基因变异可能是H7N9型禽流感病毒感染人并导致高死亡率的原因。  

  ●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这种基因重配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对人类致病是极小概率的随机事件。——中科院

  ●重点推进临床诊断试剂开发、疫苗研制等重点工作,预计在两个月内完成核酸诊断试剂的临床验证,7个月内完成人感染H7N9禽流感预防性疫苗研制。——科技部

  

  猪未发挥中间宿主作用

  研究结果初步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暂未发现在猪群中的进化痕迹,暗示了猪在这次病毒基因重配中未发挥中间宿主的作用。

  研究人员表示,该研究室病毒片段的重配研究结果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中,H7片段与浙江鸭群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相似,浙江鸭群中的病毒往上追溯,与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基因相似;N9片段与东亚地区野鸟中分离的禽流感病毒相似。其余6个基因片段与H9N2禽流感病毒相似。据病毒基因组比对和亲缘分析显示,H9N2禽流感病毒来源于中国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鸡群。

[page]

  重配地可能在长三角

  据介绍,基因重配的发生地很有可能在中国的长三角地区,过程可能是亚欧大陆迁徙的野鸟(携带病毒)在自然迁徙过程中(经由韩国等东亚地区)和中国长三角地区的鸭群、鸡群携带的禽流感病毒进行基因重配而产生。

  这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在禽类身上呈现弱毒性,在人身上却极具破坏力。对此专家表示,造成新型H7N9禽流感病毒感染人类并导致高死亡率,源于病毒变异。现在已经观察到N9的变异,N9基因片段比一般的N9基因片段短一些,但尚不知这种变异导致何种具体后果。而H7基因片段和惯常的H7并未有太大改变。

  感染人是极小概率事件

  又讯据央视新闻联播报道来自中科院微生物所的研究结果显示,H7N9病毒是由野鸟中的禽流感病毒和家禽中的禽流感病毒进行的一次基因重配。这种基因重配是一种常见现象,但对人类致病是极小概率的随机事件。从目前观测数据看,野鸟携带的只是病毒基因的部分片段,应该不会造成病毒大范围传播。由于病毒也可能存在于禽类的消化道或者粪便中,专家建议,在与活禽的接触中要注意卫生防护。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