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H7N9来势汹汹,活禽交易暂停,大小养殖场首当其冲,亏声一片。昨天,苏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出通知,将对家禽养殖场(户)给予一次性补贴,以扶持我市当前家禽业稳定发展。
一天亏掉几十万规模越大日子越难受
“进入四月份后,生意急转直下,现在是完全停掉了。”太湖鹅保种场的负责人陆火林,看着一群群在水塘里游来游去的鹅,愁容不展。
这个时节,原本是本地新鹅大量上市,生意最火的时候。苏州人爱吃新鹅,骨头软,肉质嫩。按往年情况,这段时间太湖鹅保种场每天卖掉500只是笃笃定定的。如今H7N9暴发后,活禽没人吃,交易也被要求暂时停止。养鹅场便首当其冲。“鹅卖不掉,多养一天就得多花五六千块钱啊。”陆火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保种场里有6000多只种鹅,还有6000多只大大小小商品菜鹅,以每天每只鹅0.5-0.6元“伙食费”计算,一天光这笔费用就是五六千块钱。如今活禽交易停止,这些鹅就只能自己养着。另外,孵化出来的小鹅原本卖得很火,西山岛很多村民都会来捉鹅养,现在也全面停掉了。孵出来的小鹅也只能保种场自己养。“目前这点亏损也罢了,关键是这种情况不知道要持续到什么时候。”陆火林显得很无奈,这一季的新鹅肯定是泡汤了。
事实上,自H7N9爆发以来,苏州市的养殖场几乎全面处于亏损中。而且规模越大,亏损越厉害。
吴江的众诚鸭业、太仓的温氏养鸡场等大规模养殖场,保守估计每天的亏损都在几十万以上。比如众诚鸭业,从3月9日收蛋起至4月10日,总进箱760681斤种蛋进行孵化,金额为545.47万元,但到4月12日,众诚鸭业已倒掉鸭苗90箱,种蛋约16万斤,以出苗72万—73万羽计算,光这一点,亏损金额就约为170万元。另外,父母代的鸭苗由原来的20元/个下跌到4-5元/个,商品鸭苗由原来的2-3元/个下跌到0.2-0.3元/个,且鸭苗基本处于有价无市状态,每天的亏损也不小。存栏方面,现在库存有种蛋鸭1万多只,父母代鸭3万多只,商品鸭2万多只,每天每只鸭的养殖成本为0.6元,存鸭每天的养殖成本约在36000元。另外,众诚鸭业与农户、合作社还签订有养殖协议回收种蛋,受禽流感的影响,种蛋的市场价格已经跌至4.5元/斤,市场批发价跌至4元/斤。但按照养殖协议,众诚鸭业需按照5.5元的保护价格回收,每天回收种蛋的损失达20万元以上。
[page]由政府财政承担分类别给予一次性补贴
昨天,苏州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扶持当前家禽业稳定发展的通知,要求对养殖场(户)进行一次性补贴。
根据这份通知,补贴将分三种情况:
对种禽养殖场(户),按照种畜禽分级管理原则,对全市持有省、市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场(户),以3月1日至4月15日平均存栏种禽数为计算依据,按每羽种禽12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对全市持有县级《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孵坊(场),从4月8日起至4月30日,根据孵化禽苗数,按孵化(包括嘌养的苗禽)每羽苗禽0.5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对规模商品肉禽、蛋禽养殖场(户),则给予低价销售和压栏待售的成本补贴,按3月31日存栏禽数计算,对全市县级以上规模禽场(户),按每羽存栏肉禽(鸡、鸭、鹅、鸽)2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对鹌鹑养殖户,按每羽鹌鹑0.2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对全市县级以上规模禽场(户),按每羽存栏蛋禽(鸡、鸭)3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
各区的补贴经费,由市财政、区财政各承担50%,各县级市的补贴经费由各县级市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