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三农B2B网讯 一年之内新繁殖了蜂群100余群,不到一年就收回了10多万元的成本,还赚上20多万元,导致追随者蜂拥而至。重庆黔江区小南海镇的黄永华就是依靠养殖中蜂实现了这一目标,4月10日,笔者特地采访了他,探寻了他“蜂飞人舞”的精彩养殖路。
黄永华在观察蜜蜂(三农B2B网配图)
遭遇下岗
40出头的黄永华,曾是黔江县黄溪区供销社的一名正式职工,从事会计工作。期间,他凭借年轻、有技术、部门优势又多等因素,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然而,1998年的改革之风“吹散”了供销社,让昔日混得“风生水起”的黄永华也成了这次“改革风”的牺牲品。
“当时他回来说自己下岗了,我还不相信,认为他在开玩笑呢,”黄永华妻子回忆起当初的情景,后来,一连好多天都没有出门,才确信了他真的下岗了。
恋上养蜂
2012年5月2日,黄永华投资10多万元,以每群430元的价格,一下购进了260群中蜂,选择在黔江小南海镇大路居委“安营扎寨”。
“黔江小南海是旅游景区,一到春天,上万亩的油菜盛开,成千亩的枇杷、猕猴桃、梨子等水果也将陆续开花。到了夏秋季节,一些药材开花也为饲养蜜蜂提供绝佳环境,加之游客流量大,销售渠道有,选择养殖中蜂是个增收好门道。”该区农委主任翁天均称赞。
黄永华养上蜜蜂后,一般情况下,在家里找不到他的身影,特别是花期时段,有时10来天都不见。现在,能够见到他的地方,只要顺着蜜蜂“指路”,在花丛中总能找寻到他正在清理蜂箱,查看蜜蜂繁殖情况。
黄永华说,蜜蜂是有感情的,只要你细心呵护她,她们会十分“亲近”你,更不会伤害你。“只有仔细观察,才能随时掌握蜜蜂分群时间,准备好相关设备,随时应对,”黄永华称。
“以前不太喜欢蜜蜂的他,现在和我谈得最多的就是‘蜂儿’,我有时无故吃醋,感觉他的眼里只有蜜蜂,”黄永华妻子强调,怀疑似乎他“恋上”中蜂了。
找到甜蜜
养殖蜜蜂是个苦活和技术活,要到处寻找花源。黄永华说,他有自己的“追花”路线,春季的时候,就一块油菜地、一片果园依次“放蜂”,自己也趁机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拍拍风景照。当附近的山花都被“践踏”后,从5月开始,他就带着这群“孩子”爬上二仙岩,去那里品赏丰富的药材花。
可能是养殖中蜂与黄永华有缘,加之他技术过关。2012年,他就产了蜂蜜1800多斤,挣得了10.8万多元。
黄永华养殖中蜂成功了,看到他在蜜蜂里找到了“甜蜜”,附近的村民也加入了养殖中蜂的队伍。在黄永华的倡导下,成立了密友蜜蜂养殖股份合作社,到目前,社员就有231户,饲养中蜂达到2700多群。
“今年春季,我已经收获了一次糖,产量有1200多斤,加上去年的1800多斤,已经超过3000多斤,”黄永华十分自豪,更值得高兴的是,蜂群扩大了,目前已经繁殖到了364群,和当初相比,整整增加了104群。
按目前的市场销售价格,黄永华销售蜂蜜就收入了将近20万元,现在他的蜂群至少价值15万元以上。“不到一年时间就收回了10多万元的成本,还赚上20多万元,养蜂收入的确可以,”黄永华笑呵呵。
为了让蜜蜂酿出更多的“甜蜜”,黄永华并没有懈怠。“走,把蜂群带到有花的地头,让这些‘采花贼’尽情的潇洒,”黄永华说着,起身开始搬动摆放在田间的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