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合肥畜牧水产业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新闻资讯-畜牧-三农网
合肥畜牧水产业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

合肥畜牧水产业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

作者:yhttedit   2020-04-17 15:22:53  点击:17

详情

三农B2B网讯 刚刚过去的201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围绕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以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加快推进现代畜牧水产业建设为主攻方向,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知名品牌,保安全、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全市畜牧水产业呈现平稳增长、良性发展态势。


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乳品加工车间


回顾2013年


品牌引领——现代畜牧水产业加快推进


2013年,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加快推进现代畜牧水产业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预计全市肉蛋奶总产量将达到76万吨、水产品产量将达到24万吨,出栏生猪280万头、出栏家禽1.3亿只,畜牧水产业一产产值将达到190亿元,分别完成今年目标任务的105%、103%、104%、108%和102%,畜牧水产业加工产值达到195亿元。


全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把推进产业化经营作为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建设板块基地,培植大龙头,培育大品牌,产业化发展势头超过预期。招商引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我市与正大集团在2013中国安徽(合肥)农业产业化交易会上签订了现代养殖产业化项目合作框架协议,拟以合肥为中心,合作建设100万头生猪产业化示范项目、100万只蛋鸡产业示范项目,整个项目投资约40亿元人民币。


做优唱响畜牧水产业品牌。大力培育知名品牌,通过“以奖代补”鼓励企业加强畜水产品品牌创建,下塘龙虾、老谢龙虾、老乡鸡荣获“安徽省著名商标”称号,巢湖白虾、巢湖银鱼、黄陂湖大闸蟹已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合肥龙虾品牌认证、巢湖三珍国家良种示范场申报工作正在推进中。按照“政府搭台、市场运作、唱响品牌、群众参与”的办节思路,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合肥龙虾节、第七届中国合肥龙虾经济论坛和第三届黄陂湖河蟹节,搭建了对外交流平台,扩大了合肥畜牧水产业在全国的影响力。


稳步提升畜水产品质量。深入开展畜牧水产业“科技三下乡”活动,示范推广健康标准养殖技术,新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家、标准化示范场1家,创建数量为历年之最。巢湖市、庐江县成为安徽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试点县。在当年农业部和省农委例行抽样检测中,合肥产地畜水产品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


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扶持的生猪、家禽、水产等产业发展资金,深入实施《合肥市承接产业转移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2013年,全市养殖业各类扶持资金超过7000万元,产业发展后劲增强。


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渔政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不断加强巢湖通湖河道禁渔期管理,深入开展违规渔具清理整治专项行动,有力维护了渔业生产秩序和渔民合法权益。先后在巢湖、大房郢水库、黄陂湖等大中型水域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探索“以渔净水、以水养鱼”的长效机制,水生生物资源得到恢复性增长。


科学安排——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


面对国内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严峻形势,全市各级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严格落实各项有效防控措施,依法实施科学防控,继续保持了全市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情的良好形势。


科学应对H7N9禽流感疫情。在媒体报出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后,我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紧急行动,全力投入,紧急排查规模养殖场、散养户,妥善处置群众来电反映,大量采集家禽血清和双拭子样品检测,有力有序有效有度地做好各项应对工作。该局还与市财政局验收组,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对县(市)区申报的存栏种禽和禽类加工企业收储产品、龙头企业贷款贴息进行核查。2013年,省财政已拨付祖代种禽保种资金33万元,市财政拨付父母代种禽保种资金542.5505万元。省市财政共拨付禽类产品收储补贴资金45万元。


扎实开展强制性免疫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春防、秋防会议精神,紧扣“零疫情”的防控目标,按照“乡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针不漏量”的“六不漏”防疫方针,扎实开展了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有效防止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发生。


切实加强城区宠物免疫管理。在突出抓好四种强制性免疫的同时,积极做好狂犬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安全。2013年,该局在城区共接种狂犬疫苗24748支,发放免疫证10849本。


全程监控——畜水产品质量监管不断强化


认真贯彻落实《合肥市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管理办法》,坚持“严管、长效、规范、提升”的原则,积极推进报验站建设,不断强化从生产到消费的一体化监督和系统化管理,畜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全市未发生一起重大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严把产地检疫关。进一步加强产地检疫工作,建成64个电子出证点,率先在全省开展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电子出证工作,初步建立了“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动物卫生监督追溯体系。2013年,全市共产地检疫生猪138万头,抽样监测生猪尿样4.9万份,未发现阳性样品。


严把生猪屠宰关。对进入定点屠宰场的生猪,实行“凭证屠宰”、“凭证出场”和瘦肉精抽检制度。2013年,全市共屠宰检疫生猪180万头,剔除不合格生猪1960头,抽样检测生猪尿样4.8万份,未发现阳性样品。


严把牛羊肉报验关。坚持报验与打击同步,一手抓报验、检测,一手抓逃验打击,较好地完成了注水肉不上市的目标任务。


2013年,共报验外来牛肉9.1万头、羊肉18万只,没收销毁含水量超标牛肉106头,有效保障了外来畜产品质量安全。


严把水产品检测关。与市工商局密切配合,进一步明确流通环节水产品检测、处罚职责,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维护良好的水产品市场秩序。2013年,该局共检测水产品1350份,全年移交市工商局立案查处经营不合格水产品案件6起。


严把市场巡查关。先后开展“瘦肉精”专项整治、投入品绿剑护农行动等多项活动,继续强化市场执法检查,将城区122家农贸市场、40余个大型超市和近200家品牌肉专卖店,1500家畜产品经营户,实施分级管理,确保重点市场每天查,一般市场每周查,始终保持对违法经营行为的高压态势。


展望2014年

2014年,合肥市畜牧水产局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合肥。以加快转变养殖业发展方式为主线,立足保护环境、依托科技创新,推进健康标准化养殖,延伸产业链条,注重品牌建设,全覆盖抓好畜禽防疫,全力以赴监管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为“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建设作出新贡献。


在具体工作上,该局将围绕一个目标,把握两个关键,实现三个确保,突出三个主攻,强化七个重点工作。


一个目标,即: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做到环境友好,养殖业发展,确保农民增收。两个关键,即:把好养殖污染减排关,把好优质服务关。三个确保,即: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不发生重大畜水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渔业安全生产事故。三个主攻,即:主攻品牌战略,主攻精深加工,主攻科技创新。七个重点工作,即:加快合肥市外来动物及动物产品报验站建设,实施以船为家渔民上岸安居工程,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环巢湖流域畜禽污染减排工作,加强养殖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切实抓好作风建设。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https://www.zxb2b.com/